查看原文
其他

跟迪里拜尔学唱歌丨“始终将情感贯彻到演唱中,不为炫技而歌唱!”

2017-05-25 陈磊 每晚一张音乐CD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150sdez10&width=500&height=375&auto=0迪里拜尔北京独唱音乐会




试论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迪里拜尔的演唱风格

被瑞典、芬兰誉为国宝的迪里拜尔是当代著名声乐艺术表演艺术家,她具有独特的声音表现力,精通意大利语、法语、德语、英语、芬兰语、瑞典语,能演唱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作品。本文从歌唱家的个人生平入手,通过考察迪里拜尔目前的艺术活动,以音像资料为基础,对迪里拜尔的演唱风格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作者陈磊,原载《西江月》 ,2014年。



迪里拜尔是世界著名花腔女高音,著名的歌剧表演艺术家,受聘于芬兰国家歌剧院终身独唱家,同时也是中国音乐学院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解放军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她被称为“中国夜莺”活跃在世界歌剧舞台上,是完全由中国声乐教育家独立培养出来的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欧美各国音乐评论家称她的演唱是艺术与技巧最完美的结合。在20多年的歌剧舞台生涯中,她创造了无数辉煌业绩,她是中国歌唱界的符号,是中国的骄傲和自豪!迪里拜尔认为唱歌最重要的是掌握对歌曲的理解,她说,对歌曲的理解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因为每个人在个人经历,生活环境,文化水平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只有尽量做好,重在实践,实践越多,感悟越透彻,音乐表现也就越出色。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迪里拜尔在歌唱中的风格。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1439iz7i4&width=500&height=375&auto=0迪里拜尔谈如何正确的运用呼吸



  • 一、通过现场观摩迪里拜尔的声乐教学,分析她对美声唱法的运用

  1. 首先从歌唱的姿势来看:唱歌是一项娱人娱己的活动,自己要唱的舒服还要让听的人觉得舒服,故而歌唱的姿势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迪里拜尔认为正确的歌唱姿势与很多专家提出的大致差不多:身体自然直立,保持自然放松,精神饱满,整个状态是积极向上的。对于一些细节的地方,比如说头部,眼睛要根据作品内容,情绪,歌唱家的感情处理而有相应的变动,总体来说,放松很重要。

  2. 其次就是呼吸:歌唱时的呼吸与日常生活中说话的呼吸是不大一样的。(沈湘教授指出:"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声的动力”)唱歌是为了抒发情感,是要唱给别人听的。要有一定的力度变化,要有长时间歌唱的能力,呼吸有它自身特有的一套规律和方法,它是一项技术性问题,是后天训练出来的。但是迪里拜尔很少会单独的去训练呼吸,她认为这些方法都得看个人的实际情况以及领悟能力而行,在练声中和歌曲演唱中就练好呼吸。练声唱歌合在一起,不分开两者。唱歌用气时,仍要保持吸气状态,这点很重要,吸着唱保持住气息,控制住气息徐徐吐出,要节省用气,均匀地吐气,这就是所谓气息的对抗。唱歌前的准备要做好,第一个音出来就要控制住气息的运用。

  3. 第三点谈一下发音的问题:在谈及如何练好真假声换声区的时候,迪里拜尔说了这句话:把第一个音练好!声乐歌唱界里,没有奇迹,迪里拜尔小心,严谨的对待音乐的态度很让笔者感动,她说在她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遇到真假声换声的问题,而在我们的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这些问题频频出现且较难矫正,这需要我们深思,对学习,对音乐,对艺术的什么样的态度,我们要审视下自己了。没有耐住性子,学习过程中往往急功近利,这都是很多学习声乐者都会犯的误区。迪里拜尔从第一个音开始就牢牢的抓住不管是腔体的打开,身体的放松还是歌唱位置的处理,很多问题同时抓住,很多歌唱规律同时进行,从头就不让它有机会出错,而且从第一个音开始就真假声混在一起,只不过比例有所不同而已,按她说的,就是一点点往上碜。很多时候并不是我们真的没做好,而是没有认真的去实践,没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做好。

  4. 最后说一下声音的共鸣:迪里拜尔认为,我们的共鸣音箱在后脑勺的地方,嘴巴张开的越小越好,声音的出发点放在胸部以下的位置,无论高音低音,牢牢抓住这个位置,整个脚跟后备脖子到后脑勺成一条直线,像一根立着的烟囱,胸腔,口腔,头腔同时打开,声音集中。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143117064&width=500&height=375&auto=0如何唱出轻松自如的花腔



  • 二、通过她演唱的古典艺术歌曲、歌剧作品和我国的声乐歌曲的艺术表现等各方面,分析她的演唱风格

  1. 能力全面,中西交融。迪里拜尔演唱的歌曲众多,威尔第的歌剧《弄臣》中饰吉尔达,瓦格纳《帕西法尔》中的花仙,罗西尼《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罗西娜,奥芬巴赫《霍夫曼的故事》中饰木偶奥利匹亚,郝伟亚《山村女教师》中的杨彩虹,金湘《热瓦普恋歌》中的阿娜儿古丽,《玛依拉》《洛神赋》等等,不管是歌剧还是艺术歌曲,在迪里拜尔浑厚,动人的声音里都能完整演绎。

  2. 技巧娴熟、规范严谨、持之以恒。《洛神赋》的演出她只排练了两次,拿到谱子到演出只是一周的时间,这样的奇迹在声乐歌唱界是少有的。‘本钱留着,气息去唱’这是迪里拜尔驰骋歌坛20多年的秘诀,一副好嗓子固然重要,长时间,高难度反反复复的去利用,也是会出现问题的,而且很多不可预知的因素也存在。所以技术的娴熟就非常重要,迪里拜尔没有让任何一场音乐会出现声音状况,这也是歌唱家难能可贵的一面。

  3. 始终将情感贯彻到演唱中,不为炫技而歌唱。迪里拜尔拥有敏锐的感知和丰富的情感,在对作品的理解上有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平时训练出精湛高超的技艺加上丰富的生活阅历以及情感体验,当然还有她深厚的文化修养,深刻的思想力和对艺术的信仰和献身精神,都让这位身材矮小的中国歌唱家获得世界的高度赞誉。




  • 三、心灵的投入与真情的流露,分析迪里拜尔的歌唱感情在演唱中的表现

思想情感是声乐艺术的灵魂,是歌声和音符存在的目的。迪里拜尔一直强调:我是一个完完整整的中国人打造的一个产品,是中国培养出来的歌唱家,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每个人都有一个根牵系着我们,不至于如浮萍般四下飘离。在迪里拜尔的每场音乐会上,中国作品是必唱的,无论是中国古曲,民间小调及艺术歌曲还是歌剧作品。无论是作品中的情感投入还是现实生活中的真情寄托,迪里拜尔都给我们展示了一位歌唱家的艺术风采。

  • 在对待作品感情方面:我们以《弄臣》为例,十五六岁的少女,在家人的保护下,没出过家门,不知道除了爸爸妈妈世界上还有其他的人,在一次礼拜中不小心看到了英俊的少年。女孩的心思,动作,表情,想法,语气语速在迪里拜尔的歌声里被处理得非常完美,花季少女的纯洁,梦幻般的,痴痴的样子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观众面前。不是说能把渐强减弱处理得非常细微就很漂亮,作品情节里没有必要的渐强强弱处理给人感觉就是矫揉造作;也不是说能做到越难的技巧作品展现就越好,唱歌要考虑作品的情感,十六的少女不可能做到的技巧你去做了反而画蛇添足。音乐上的表情不需要声音去‘作’。

在生活中这位歌唱家对亲人也是满怀赤诚和孝心,93年沈湘教授去世,从未迟到过任何一场演出的迪里拜尔取消了预定好的演出,失去恩师的痛苦之心溢于言表。自己母亲去世,新年音乐会演出前的噩耗,一场欢快节奏的音乐会以一个噩梦的旋律开始,给与迪里拜尔强大悲痛的同时,也考验了这位出色的歌唱家,她忍着失去母亲的伤悲,强打十二分的精神,又一次完美的为观众献上一场视觉听觉的双重盛宴。

  1. 总体来说,首先迪里拜尔的演唱风格的形成与声乐艺术生涯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

  2. 其次迪里拜尔极富细腻的声音表现力与歌唱技法上的掌握和努力学习歌唱是分不开的;

  3. 最后迪里拜尔在演唱歌曲情感的真情再现与她在海外生活的真情体验和对歌唱技巧的娴熟把握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声乐专题:1、女高音和慧访谈丨专业和业余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严谨”,是否“照着谱子演唱”;2、女高音和慧访谈丨bel canto(美声)本身就是对人性中崇高、美好和圣洁等心情的向往;3、八岁萝莉演唱的《魔笛》表情太丰富丨“复仇的火焰”在所有夜后内心燃烧丨小泽征尔的莫扎特《魔笛》儿童专场丨欢迎关注“每晚古典音乐会”;4、【演唱】花腔女高音“中国之莺”周小燕演唱《夜莺》、《红豆词》、《长城谣》;5、【咏叹调】卡拉丝:“为艺术、为爱情”(选自歌剧《托斯卡》);6、荷兰女高音阿美玲丨谈歌唱家与伴奏家关系丨谈艺术歌曲与歌剧关系丨她“从不过度渲染情感,只是用清新的方式赋予每首歌曲新生。” 7、【咏叹调】世界第一男高音弗兰克·科莱里:“多么冰凉的小手”(选自歌剧《艺术家的生涯》);8、如何演唱《今夜无人入睡》丨从帕瓦罗蒂与多明戈的演唱看美声男高音的共性与个性;9、男高音范竞马的中国雅歌丨我是雅歌的“祥林嫂”丨我要唱出中国艺术的高雅丨声乐是悟性丨但我们的声乐被妖术化了丨学习美声并不需要受折磨;10、瑞典男高音毕约林丨唱歌并没有秘诀,好的歌唱是自然的丨“他不像许多意大利男高音那样热情奔放,但他有如平静海面下涌动着的汹涌激流。”;11、男高音翁德里希丨自然地歌唱无需特殊技巧丨舒伯特《致音乐》丨莫扎特《魔笛》;12、纪念伟大男高音吉利丨当之无愧的二十世纪意大利美声学派终结者;13、听陈奕迅演唱莫扎特咏叹调《你想要跳舞,我的小伯爵》丨选自《费加罗的婚礼》;14、“玛丽亚•卡拉斯,她就是歌剧”丨歌唱的诗人(上);15、玛丽亚•卡拉斯,“她已经飞回天上去了”丨歌唱的诗人(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